KNOWHOW
保險新知
富邦人壽保單活化「舊金換新金」 首先開放類長看險
富邦人壽保單活化「舊金換新金」 首先開放類長看險

作者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 鉅亨網 – 2014年12月1日 下午10:54
2016全台老年人口將首度超越小孩數,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建立完整的銀髮照料網成為當務之急,富邦金(2881-TW)旗下富邦人壽從保戶需求的角度出發,今(1)日起推出保單活化(功能性契約轉換)首先開放類長看險-「富邦人壽喜轉樂活終身健康保險」,為中高齡族群(50至70歲)且主要僅有保障型商品的保戶,補強老年照護。如同拿「舊金換新金」,讓舊保單的價值轉變成與時俱進的保障、更符合保戶現況需求,使得保戶面對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擁有多一層保障的新選擇。
老年優活不用新增預算 保單活化「舊金換新金」
《天下雜誌》指出,2016年全台老年人口將達311萬,首度超越小孩人口,而未來10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更將成長到20%,邁入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對這當中已成家的中高齡族群而言,因應退休將屆、房貸壓力減輕或子女已成年,對於家庭責任及壽險保障額度的需求已相對減少,即可透過保單活化機制,讓原本只能在過世後留給家人的保險金,現在就可以轉為活著時就用的到的資產;而對單身的中高齡族群來說,則適合運用保單活化,將過去已付的保費重新運用,不需要再額外準備老年看護預算,就能優化自己的退休生活。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指出,保單活化就像「舊金換新金」,利率高的舊保單如同早年買的金飾,雖然保值,但如果現在需要拿出配戴,還是要新款金飾的設計才符合現代的需求;且過去的年代,沒有長期照護的觀念,也沒有長看險、類長看險這樣的商品。保戶現在邁入中高齡才買長看險、類長看險,保費相對較年輕時投保為貴,但用原保單轉換,可以回溯原保單的投保年齡,且保單活化的專屬商品的預定利率也會比現行同類的保單更高,比起直接買一張新保單,保單轉換的保費更優惠。
由於國人壽命越來越長,老年照護潛在需求也增加,經建會推估,未來平均每18.5人,就有1人需要長期照護,以外籍看護每月所需費用約21,000元推估,經年累月將是一筆可觀的費用,富邦人壽針對十一款舊保險商品推出保單活化專屬商品「富邦人壽喜轉樂活終身健康保險」,對於完全殘廢或容易致成需要長期照護的9項常見特定傷病,包括腦中風、癱瘓、多發性硬化症、主動脈外科置換術、運動神經元疾病、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阿茲海默病、帕金森氏症、嚴重頭部創傷等,保險事故日或完全殘廢診斷確定日仍生存者,按保額6倍一次給付性特定傷病暨全殘關懷保險金、之後的保費豁免,同時每月按保額給付特定傷病暨全殘保險金,最多給付至終身(屆滿99歲)。
以富先生於45歲時投保20年繳的安泰分紅終身壽險保額200萬元,年繳保費49,800元,於65歲時依自身需求將部分壽險保額90萬元,以保單責任準備金為轉換計算基礎,僅需補繳1,475元責任準備金差額,即可轉換為「喜轉樂活終身健康保險」保額2.5萬元,同時擁有身故及特定傷病終身保障,假設富先生於66歲不幸發生意外事故並符合「特定傷病暨全殘保險金」給付規定,於73歲身故,總理賠金額可達335萬元,超越原來200萬元壽險理賠。但上述情況,若富先生不幸於67歲(轉換後第二年)身故,總理賠金額為155萬元,低於未轉換前的身故保險金金額。
保單活化  善用自我評量表檢視個人需求
業界預估保單轉換的潛在市場至少有300萬至400萬件保單、約可有150萬人受惠,尤其對「年紀大了、買不到保單」,或是「健康險太貴,退休後負擔不起保費」的民眾來說,保單轉換是最划算的方式;對保險業者來說,則可透過商業保險功能落實老年照護機制、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
不過,富邦人壽也提醒,保戶在考慮保單轉換時,一定要先檢視自己的保單,如果手上有多張壽險保單,可先保留具有生存金給付的還本型壽險保單,因為定期生存金給付也可當作退休經濟財源;再來可以善用自我評量表,了解未來規劃是否足夠,用類長看險補強自身健康險保障。同時,富邦人壽將提供保戶轉換生效後可回復原契約的權利,但若原契約的保險事故(如身故)已發生、自轉換生效日起已超過三年,以及轉換後保險契約已開始給付保險金或已有申請理賠紀錄等情形時,將不再有回復的權利。
富邦人壽表示,保單轉換具有可以舊壽險保單以當初投保年齡轉換的優點,但此機制是將純保障的壽險保單轉換成活著就能使用保險金的醫療險、類長看險、或年金險,轉換前後保單提供的保障、性質皆不同,因此可能因為生存時間長短或理賠給付等不同狀況而出現總理賠金額會低於原壽險保單身故保險金,另外保單若轉換為健康險後,健康險商品無解約金,亦不可辦理保單借款,建議保戶謹慎考量自身需求進行保險規劃。

作者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 鉅亨網 – 2014年12月1日 下午10:54
2016全台老年人口將首度超越小孩數,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建立完整的銀髮照料網成為當務之急,富邦金(2881-TW)旗下富邦人壽從保戶需求的角度出發,今(1)日起推出保單活化(功能性契約轉換)首先開放類長看險-「富邦人壽喜轉樂活終身健康保險」,為中高齡族群(50至70歲)且主要僅有保障型商品的保戶,補強老年照護。如同拿「舊金換新金」,讓舊保單的價值轉變成與時俱進的保障、更符合保戶現況需求,使得保戶面對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擁有多一層保障的新選擇。
老年優活不用新增預算 保單活化「舊金換新金」
《天下雜誌》指出,2016年全台老年人口將達311萬,首度超越小孩人口,而未來10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更將成長到20%,邁入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對這當中已成家的中高齡族群而言,因應退休將屆、房貸壓力減輕或子女已成年,對於家庭責任及壽險保障額度的需求已相對減少,即可透過保單活化機制,讓原本只能在過世後留給家人的保險金,現在就可以轉為活著時就用的到的資產;而對單身的中高齡族群來說,則適合運用保單活化,將過去已付的保費重新運用,不需要再額外準備老年看護預算,就能優化自己的退休生活。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指出,保單活化就像「舊金換新金」,利率高的舊保單如同早年買的金飾,雖然保值,但如果現在需要拿出配戴,還是要新款金飾的設計才符合現代的需求;且過去的年代,沒有長期照護的觀念,也沒有長看險、類長看險這樣的商品。保戶現在邁入中高齡才買長看險、類長看險,保費相對較年輕時投保為貴,但用原保單轉換,可以回溯原保單的投保年齡,且保單活化的專屬商品的預定利率也會比現行同類的保單更高,比起直接買一張新保單,保單轉換的保費更優惠。
由於國人壽命越來越長,老年照護潛在需求也增加,經建會推估,未來平均每18.5人,就有1人需要長期照護,以外籍看護每月所需費用約21,000元推估,經年累月將是一筆可觀的費用,富邦人壽針對十一款舊保險商品推出保單活化專屬商品「富邦人壽喜轉樂活終身健康保險」,對於完全殘廢或容易致成需要長期照護的9項常見特定傷病,包括腦中風、癱瘓、多發性硬化症、主動脈外科置換術、運動神經元疾病、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阿茲海默病、帕金森氏症、嚴重頭部創傷等,保險事故日或完全殘廢診斷確定日仍生存者,按保額6倍一次給付性特定傷病暨全殘關懷保險金、之後的保費豁免,同時每月按保額給付特定傷病暨全殘保險金,最多給付至終身(屆滿99歲)。
以富先生於45歲時投保20年繳的安泰分紅終身壽險保額200萬元,年繳保費49,800元,於65歲時依自身需求將部分壽險保額90萬元,以保單責任準備金為轉換計算基礎,僅需補繳1,475元責任準備金差額,即可轉換為「喜轉樂活終身健康保險」保額2.5萬元,同時擁有身故及特定傷病終身保障,假設富先生於66歲不幸發生意外事故並符合「特定傷病暨全殘保險金」給付規定,於73歲身故,總理賠金額可達335萬元,超越原來200萬元壽險理賠。但上述情況,若富先生不幸於67歲(轉換後第二年)身故,總理賠金額為155萬元,低於未轉換前的身故保險金金額。
保單活化  善用自我評量表檢視個人需求
業界預估保單轉換的潛在市場至少有300萬至400萬件保單、約可有150萬人受惠,尤其對「年紀大了、買不到保單」,或是「健康險太貴,退休後負擔不起保費」的民眾來說,保單轉換是最划算的方式;對保險業者來說,則可透過商業保險功能落實老年照護機制、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
不過,富邦人壽也提醒,保戶在考慮保單轉換時,一定要先檢視自己的保單,如果手上有多張壽險保單,可先保留具有生存金給付的還本型壽險保單,因為定期生存金給付也可當作退休經濟財源;再來可以善用自我評量表,了解未來規劃是否足夠,用類長看險補強自身健康險保障。同時,富邦人壽將提供保戶轉換生效後可回復原契約的權利,但若原契約的保險事故(如身故)已發生、自轉換生效日起已超過三年,以及轉換後保險契約已開始給付保險金或已有申請理賠紀錄等情形時,將不再有回復的權利。
富邦人壽表示,保單轉換具有可以舊壽險保單以當初投保年齡轉換的優點,但此機制是將純保障的壽險保單轉換成活著就能使用保險金的醫療險、類長看險、或年金險,轉換前後保單提供的保障、性質皆不同,因此可能因為生存時間長短或理賠給付等不同狀況而出現總理賠金額會低於原壽險保單身故保險金,另外保單若轉換為健康險後,健康險商品無解約金,亦不可辦理保單借款,建議保戶謹慎考量自身需求進行保險規劃。

  • [北區]

    服務專線:02-2243-1201

    通訊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復興路274巷20號4樓

  • [中區]

    服務專線:04-2473-9012

    通訊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文心路一段521號

  • [南區]

    服務專線:07-380-3113

    通訊地址: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33樓之1

  • [加入競爭力]

    LINE好友:@why4800g

    FB粉絲頁:@compet.management

TOP